茶与我的人生
2020-09-29 13:27:29 作者:鸣 春 来源: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网友评论 0 条
今日焦点关注
我的老家在苏北农村,那是一片广阔平坦的大平原,没有大山,不产茶,所以我们小时候很少喝茶,对茶文化也不甚了解。直到1966年冬天来到北京,每天都能喝到热气腾腾的大红袍。五十余载的季节更迭、花开花落,岁月山河在朝夕的轮回中,早己找不到往夕的那片红海洋,“唯有一缕茶香飘过秦时明月汉时关,依然在一杯水中安然。”
茶与我的心灵
我喜欢在静幽的夜晚,手捧书本,端坐写字台前,一边看书,一边静品一壶香茗,伴着氤氲的茶香,梳理章乱的思绪。静静的看着一片片叶子,在杯中一次次的翻滚、沉淀。落棋敲子,吟诗作画,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,将一盏茶,喝到无味,将一首歌,听到无韵,将一本书,读到无字,将一个人爱到无心……
手捧一盏茶,不分贵贱高低、权贵名流,乡村野夫均可在闲暇时光手捧香茗,谈古论今,闲话家常,看庭前花开花落,赏天上云卷云舒。生命中的相遇相知,如同茶和水的缘分,或许是寻了前世的约定,两个人之间的重逢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,仿佛是来赴一场千年的邀约,是为了三生石上籇刻的誓言。
茶是水最美的风景,水是茶久等的归人,茫茫人海里,一个眉眼的碰触,心灵有了交汇,见面时,无须言欢秋月春花,亦无需倾诉久别重逢的喜悦,只是默默无闻的相依相融,茶为水释放生命中最美的馨香,碰巧你来我在。简简单单的相遇,简简单单的相处,像水陪茶一样同甘共苦,冷暖不弃,一起把风雨看透,把沧桑共浴。细品慢斟的功夫茶,粗口豪饮的大碗茶,都让淡雅的日子,氤氲着淡淡的清香。
茶与往事记忆
谈到茶的话题就让我想起作家老舍先生,就会想起他的代表作“茶馆”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,我曾去过北京前门西大街的老舍茶馆。在这繁华地段的路口,用一碗碗大碗茶招待南来北往的宾客,旧日往事,都在一杯茶里迤逦而来,延续着老舍先生的人生和他的“太平湖”故事。一盏茶,浓了略显苦涩,淡了便是无味。人生如同茶的一生,坎坎坷坷,历经风雨的洗礼与侵袭,接受采摘时的分离之痛,经过高温的烘烤,日光下的晾晒,为了释放自己的馨香,还需在沸腾的水中浸泡。这袅袅清香给多少文人墨客笔下生风,给唐诗宋词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韵味。更给秋月春花增添了馨香的色彩。浓淡相宜的一杯茶,总能让人回味无穷。
不论莫逆之交还是萍水相逢,把盏对茶,一方茶几,几个板凳,有茶有水,家长里短世事风云,过往恩怨,都在唇齿间袅袅生香。
茶与我的家庭
我喜欢喝茶。起始不管好坏,凡是茶,我都喝。喝多了,也能品出个中好与不好,且悟出其中的一点奥秘。我喝过的茶种类繁多,有绿茶、红茶、黑茶、白茶,喝得最多的是苏南的碧螺春、西湖龙井、云南普洱、黄山云雾……我喝的茶极少是自己掏腰包买的,有弟弟、侄子从北京、青岛寄来的,有云南、安徽、杭州的朋友送的,有的是儿女孝敬的。所以我书房里的袅袅茶香,总荡漾着亲友的浓浓深情。每天晩上坐在写字台前,抿一口热气蒸腾的清茶,心中的千言万语就如泉涌笔端的流畅。
有人说每天坚持喝茶的人长寿,我也不知是真是假,我97岁的老爸每天早饭后都要泡上一杯碧螺春,坐在电视机前读书看报、喝茶看联播。在一壶茶里安稳着平静的生活,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,孝敬高堂含辛茹苦的抚养,幸福已把老人家的眉眼写满。我端起相机,给老人家留下一张张永恒的记忆。
闲时和朋友相聚聊天,共饮清茶一壶,品一品前尘往事,无关风月,不争名利,让过去的恩恩怨怨,所得所失随茶水翻滚之后,归于平淡,茶香浓郁,细细品味,最终明白,繁华似梦最终回归平静,人生亦如茶,多数人饮下是世味烹煮的茶,在杯中投下一份情感和了悟,用岁月不息之水沸出的茶香意蕴绵长,馥郁芬芳。人生有味是清欢,且让人生随一杯茶水在浓浓淡淡中散发自己独特的茶之馨韵。
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伴夏茶网(茶社会)微信公众号banxiachawang
责编:画中仙窗外碟
此新闻来自于"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"
版权声明:
① 凡本网注明"来源:伴夏茶网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伴夏茶网,转载请务必注明"来源:伴夏茶网", http://www.igohntv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。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的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资讯热点